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

20120311 誰來陪產?

警告:本篇火藥味很重,且充斥著本人主觀、不成熟的言論,不喜勿入。


今天回婆家。先前因為大家各自有事情,所以經過半個多月,這個周末總算回去給長輩看看。未料引起了一陣風波。


熊先生內心惦記著我跟他提過,希望生產期間能專注地面對這件大事,想謝絕長輩、親友的探訪。因此他除了告知公婆我們決定要在慈濟生產之外,也說會在哈哈誕生後再打電話報告,請大家等我們回到木柵做月子後再來探視,讓我在待產與住院期間能好好休息、沒有壓力。


公公說:「又不是你要生,會有什麼壓力?」
熊先生:「就是會有壓力啊。」
小叔:「對啊,你們在旁邊說『不要緊張、不要緊張』,結果讓人家更緊張。」
婆婆沒說話,直接進廚房忙碌。


後來熊先生電動玩到一個段落,走進廚房想跟婆婆閒聊。未料,婆婆大聲發難:


「什麼叫做大家都不要去?你以為生產很簡單嗎?你又沒有生過小孩,你怎麼知道生產要面對什麼?


「你以為醫護人員都隨叫隨到嗎?他們一個人要應付很多人常常不在,萬一到時候你東跑西跑辦事情,你讓孕婦一個人面對這麼多檢查,會緊張又沒有人在要怎麼辦?


「生完還要排惡露,你又不知道惡露是什麼,慈濟只能吃素,又不會幫忙弄生化湯排惡露,這些你都不懂,還說通通不要去,明明就需要有人替手!


「生完要餵母奶也很需要幫忙,你萬一又東跑西跑怎麼辦?我們去拜訪又不會一直待著不走,為什麼不能去看?」


熊先生反擊:「什麼叫做我不懂?我又不是不知道什麼叫做排惡露!要喝生化湯回木柵做月子就可以喝,吃素就吃素,大不了再出去買。誰知道你們會不會一去就待三個小時?」


婆婆:「你還以為人家坐月子阿姨什麼都做啊,人家不過去煮三餐顧小孩,哪會幫你做這麼多事情!誰會那麼無聊去醫院病房待那麼久?」


兩個人之間火藥味很重,我傻在客廳,不曉得該不該出面緩頰,公公後來用電腦問題,把熊先生拉離廚房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為什麼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去?生完之後我要餵母奶、母嬰同室,恐怕沒什麼機會好好休息,如果有長輩來探訪,又不可能真的開口說「我要休息要睡覺,請你們通通出去」,也不可能不招呼大家,更不可能要求長輩忙東做西。至少對我來說,儘管我是剛生完累慘慘的孕婦,我仍然覺得讓長輩做這些事情很不應該。


而且我很容易因長輩說的話(即便是無心之言)而感到壓力很大,更不用說待產、產後都會有各式各樣的檢查,得褪衣解衫,我沒有興趣讓別人參觀啊……


但完全要阻擋大家都不能去,實在很困難,弄得大家這麼不愉快,讓熊先生卡在中間很為難,我也不樂見。偷偷的跟熊先生商量,如果我有生完有住到單人房,或許能休息的比較好(不過單人房很少,兩人房跟健保房很容易被室友干擾),那到時候大家要來看就先電話連絡吧。


(儘管我內心仍然覺得,最好大家都不要來,讓我專心衝奶量、休息、和哈哈相處,看小孩又不差那幾天。)


熊先生在剛剛那陣砲火轟炸後,覺得很無力,他決定把這件事情交給我去講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用餐過後,婆婆問了我月子阿姨的事情,我重新說明了一遍:月子阿姨能按我們的需求去做,所以要喝補品、喝生化湯,看是我們自己備料請他煮,還是委託他去買材料來煮,都行。


生化湯的部分,我是說照我的印象應該是出院才喝,不用喝很多帖,我回去再找找資料。


我也說明了為什麼希望大家不要去陪產:從進醫院待產到生出來,要花的時間實在太久了,大家在那邊也只是枯等,很累。


(但我不太好意思說的是:生產是很私密的事情,老娘沒有興趣讓你們看光光,你們來我不覺得有任何幫助,只是來增加壓力的。就算要多找一個人,我也是去拜託我媽媽來陪產啊,雖然這樣說很過分,但我覺得婆婆跟自己的媽媽比起來,當然要找一個我覺得比較親密的人。更不用說我媽是個容易緊張的人,我根本不會想找她來亂。


婆婆依舊認為兩個人不夠:「生小孩沒有你們想得這麼簡單啦,很痛、時間很長很辛苦……


熊先生:「生小孩明明就沒有那麼複雜,我又不是搞不定或沒準備,幹嘛把我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!」


公公對著熊先生碎嘴:「生產是他們女人家的事情,她們比較懂,你就讓她們去談就好了,不要插嘴。」


婆婆又怒了,口氣很差地放大絕:「養兒方知父母恩啦,你以後就知道了!」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我不是不明白,婆婆希望減輕熊先生一個人陪太太的負擔與壓力,覺得我們是新手父母,會很需要前輩的指導。


但是,第一,婆婆的生產經驗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經驗了,這二十幾年中,發生的變化很大,這個經驗能不能一體通用都是問題,更不用說可能會有錯誤的經驗(君不見以前的小孩都喝配方奶,配方奶至上的言論現在被打巴掌打得多慘)。


照熊先生的說法是:如果只有已經生過的人才有資格說話,那是不是只有念過大學的人才有資格說大學究竟在學些什麼?(因為公公是五專畢業,婆婆高職畢業)


所以熊先生很難過,覺得婆婆很不信任他有努力為生產做準備,還把他當十來歲的小孩子(但對父母來說,小孩長再大都是小屁孩),更覺得婆婆最近變得非常的愛碎念、不好溝通。


第二,我覺得如果一直把生產這件事情看的「很可怕、很嚴重、很大條」,用抗拒、害怕的心理面對,那又該怎麼歡喜的迎接新生兒的到來?


對,陣痛會很痛,但是除了發現很痛之外,我們更應該去「理解」、甚至「感謝」陣痛。


畢竟,若沒有陣痛,我們沒有辦法和小孩順利見面。


第三,我非常害怕長輩下指導棋,就算知道自己的立場是對的,也能夠用和緩的方式堅持自己的立場,但內心卻會有許多的波濤洶湧。我擔心若多了長輩的陪產、探訪,就算我知道公婆對我說話總是和顏悅色、用商量的口氣提供意見,我依然會在內心演出一串的小劇場來折磨自己,會覺得自己不被認同、尊重。


所以對我來說,最好的方法,就是不要看到,不要聽到,就不會有傷害。


拜託,要生小孩的人是我耶,請尊重我的意願!


第四,我沒有辦法接受公公的「生產是女人的事情」這種論點。我不是聖母瑪莉亞,我不會無性生殖,會懷孕是雙方的責任,未來要養小孩更是雙方的責任。今天小孩如果跟我姓,那我樂於接受「生產是女人的事情」,但是今天小孩生出來是跟他老爸姓,憑什麼這樣說!


就算男性沒有子宮、不會陣痛、無法分娩,不代表生產沒他們的事情!我的先生為了自己的太太而強硬起來,出面和自己的父母溝通,有什麼問題嗎?為什麼要他閉嘴、不要參與討論?


第五,我非常討厭長輩沒事放大絕,拿「養兒方知父母恩」來壓、來強迫晚輩接受他們的想法。不免哀傷一下,為什麼我生長在這個「長輩最大」的華文社會圈呢?


第六,小孩以後已經要麻煩婆婆帶了,日後要麻煩她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,為來要看到小孩的時間還有很多很多,是有差這幾天嗎?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



我後來問熊先生,為什麼要今天就跟他們說我們到時要這樣做,難道我們不能直接給他們驚喜,等哈哈生出來再電話通知,這樣就能夠避掉今天的衝突了。


熊先生說:「我怕到時候他們沒有通知,就直接衝到醫院樓下,打電話來問我們住幾號房。」哎……


儘管我們仍然會照著規劃去做,就是等生完小孩再打電話報平安(因此,待產的部份我仍然能夠享有不受長輩干擾的情境),若有住到單人房才能探視,要來探訪前要先電話通知。


但不可否認的,內心卻是滿滿的不快,這種不快短時間內似乎很難平復。


FB的記錄:
面對不需要的關心、指導棋,除了婉轉拒絕、堅定自己的心智不動搖外,
學著左耳進右耳出、放下因為這一切而產生的不適感,或許才是最困難的? 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後記:


這天夜半睡不好,三點多就被蚊子吵醒,在腦中不斷地跑著這天爭執的內容,還衍生出各種小劇場:會不會接下來我會接到其他長輩關切的電話?沒睡好的下場:疑似被公公傳染感冒,我和熊先生兩人這幾天又破病了。


繼續怒:家裡有人生病是不會通知一下嗎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